华戡研究

娱乐律师谈香港影视发展(三)

2018-09-15


四、衰落期(1994年至今)

(一)不过是场中年危机?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向华强、向华胜兄弟的永盛电影公司出品了《赌侠》、《赌神》和《赌圣》等系列赌片,刷新了全港票房纪录,一时间所向披靡,成为香港影坛最后的霸主。面对日薄西山的香港影业,向华强率众冲锋陷阵,联合杜琪峰、林岭东、徐克、陈嘉上等重量级导演成立一百年电影有限公司,企图重树港片辉煌。但是,时代真的变了,衰败已是定局。1990年代的香港影业四处弥漫着一股悲观消极的情绪,呈现出一幅行将就木的末世图景。

王家卫《阿飞正传》中自我模糊身份的追寻,关锦鹏《胭脂扣》中对昔日荣景的追忆,杜琪峰警匪片中悲凉的宿命感,其实都是那个时候香港影人复杂心态的真实写照。

从1994年开始,香港电影年产量一路下滑,甚至跌破50部,港片票房缩水至3亿港元,影院也从1993年的119家,减少到2011年的47家。2002年,《无间道》让人们再次领略到港片的绝艳风采,重燃起了复兴港片的希望之火。但从后来事实看,《无间道》更像是港片的绝唱。有人说,香港电影只是经历了一场中年危机,没什么大不了。可是,这场危机已经持续了23年,准确点说,香港电影已如英雄之末路、美人之迟暮,恐难有回天之力。

曾有“东方好莱坞”之美誉、被华人引以为豪的香港电影何以迅速走向萧条和衰败?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商业功利主义、明星片酬暴涨、好莱坞冲击、台资撤离、黑社会和盗版猖獗、电影人才流失、“九七回归”症候、亚洲金融风暴、身份认同危机、SARS肆虐……这些都与香港电影的衰落不无关系。但最关键的是,香港电影为赚取利润而迷失在毫无底线的跟风和抄袭中,错过了在人、财、物俱备的黄金期进行自我革新的历史机遇,既鲜有交融着本族文化精髓与人类共通情感的跨文化作品面世,又没有谋求本土电影制作技术与国际接轨,于是当1997年好莱坞大制作《泰坦尼克号》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时,香港电影在台湾、东南亚、韩日甚至本土市场全面溃败了。

(二)陆港合拍电影

网上有不少将港片的衰落归咎于九七回归和大陆审查的声音,这是极其荒谬的说法。港片在19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颓势,与大陆关系不大,反倒是陆港合拍电影的发展模式,挽救港片于危亡。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香港左派电影公司就曾获得中央政府的许可到内地取景拍摄电影,基于这层关系,才有了1982年在华语影坛激起千层浪的《少林寺》,李翰祥也不惜对抗台湾的政治压力和市场封锁,在内地实景拍摄了《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和《西太后》等宫闱片。1992年,陆港合拍电影已达到了44部。但当时香港电影选择合拍并不是为了内地市场,只是因为内地有广阔的外景地,电影制作费和劳务费也相对低廉。

2003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香港电影可不受进口配额限制,港资投资额可达75%,主要演员中内地演员只需占到1/3,粤语版电影可以在广东地区公映,港资甚至可以在内地独资经营影院。2004年以后,《伤城》、《龙虎门》、《投名状》、《十月围城》和《保持通话》等许多香港电影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内地广阔的电影市场空间让垂死的香港电影获得喘息之机。2003年至2012年,内地与香港合拍影片322部,占内地与境外合拍影片数量的68.5%。今天,内地已然成为港片最大的票房产出地,吸引着大批香港影人北上“掘金”,就连一直选择留守本土、号称香港影坛定海神针的杜琪峰,也已经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北上队伍中。

但是,陆港合作之路并不平坦。合拍片在文化、观念和审美上的诉求与传统港片不尽相同,再加上电影审查等诸多因素影响,合拍片一度被内地观众和舆论指斥粗制滥造、“港片不港”,在香港被斥责为一味逢迎大陆政策的“伪香港电影”。

如何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坚守本土的电影情怀,将成为香港电影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而眼下最致命的是,香港影坛遭遇了严重的人才断层危机,从导演、演员到电影技术人才,都出现后继无人的隐忧,这恐怕不是单靠内地市场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相关搜索

手机扫一扫

手机扫一扫
分享给我的朋友

0.205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