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娱乐律师谈台湾影视发展(一)

2018-09-18


在两岸三地的电影产业发展中,台湾的电影市场状况较为特殊,虽然台湾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有着较强的电影消费能力,但台湾本土电影产业发展却是一波三折,经历了很多磨难,是在不断的磨难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台湾电影也同样经历了起步期、重建期、繁荣期及衰落期,下面笔者将分别进行介绍。

 

一、起步期(1896年—1945年)

1900年,日本殖民者将电影带到台湾,最初只是专供日本人观看。

在后来的电影制作和放映活动中,日本对电影进行严格审查,利用电影牵制台湾民众的思想,绝大多数的影片要么是日本片,要么就是日语发音。

1925年,刘喜阳、郑超人等人成立了台湾电影研究会,摄制了台湾人自己的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

《谁之过》剧照

1929年,他们仿效大陆的神怪武侠片摄制第二部影片《血痕》,公映时盛况空前,非常卖座。

 

但日占期的台湾本土电影资源匮乏,电影多是从日本和大陆引进。许多台湾有为青年受到大陆影片的影响,北上投身上海电影界,其中就有“软性电影”理论家刘灿波。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加强了对台湾电影的控制,推行所谓“电影界新体制”,台湾人制作电影变得不可能。

二战前的台湾,已是国际电影市场,但日据的高压封锁,使台湾电影无法与国际接轨,直至抗战胜利,台湾电影仍处于悬浮中。

二、重建期(1945年—1959年)

台湾光复后,大陆电影和美国电影大举登陆台湾,上海的电影公司纷纷来台取景拍片。

1949年前后,国民政府陆续将电影设备和人员迁至台湾,重组成立了“农业教育电影公司”、“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影”)、“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台湾电影制片厂”(简称“台制”)和“中华教育电影制片厂”等电影机构,建立起台湾电影工业基础。这些公营电影厂的摄制任务和取材方向各不相同,其中“中影”的经营策略较为灵活,除了拍摄反共题材的电影外,还邀请香港电影界到台湾合拍影片,将厂棚租借给民营电影公司。

台湾民营电影公司都是从影片发行慢慢起家的,实力较弱,多仰赖公营电影厂。1949年5月,当时还是上海国泰公司导演的张彻为了拍摄《阿里山风云》,来到台湾取景,不料时局变动,就留在了台湾。

《阿里山风云》剧照

1950年台湾光复后的第一家民营制片公司——万象影业公司出品了台湾第一部国语片《阿里山风云》,这部由张彻自编自导的影片中传唱至今的插曲《高山青》,也由他本人作词的。

1960年代,他在港台两地崛起,创下了香港阳刚武侠浪潮。他手下弟子众多,有吴宇森、刘家良、狄龙、李修贤、姜大卫、王羽、午马和陈观泰等一干人马,形成赫赫有名的“张家班”。

“张家班”

Related searches

Scan

Scan
Share

0.2027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