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娱乐律师谈香港影视发展(二)

2018-09-15


三、繁荣期(1955年—1994年)

△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

△邵氏兄弟

(一)邵氏与电懋

在内地移民潮和南下资本的推动下,1950年代中后期香港的经济结构和商业文化开始转型,香港迈向了工业化和现代化之路。从1953年起,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简称邵氏)先后登陆香港。前者有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资金支持,由陆运涛主持;后者与天一公司一脉相承,由邵逸夫主持。这很快打破了香港影坛“左右对峙”的局面。香港电影逐渐淡化政治宣教色彩,商业电影异军突起。大约在1957年到1967年这十年间,绝大部分香港电影的传奇人物和传奇故事都与邵氏和电懋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李翰祥、张彻、胡金铨、狄龙、姜大卫、王羽、张爱玲、陶秦、岳枫、王天林和林黛等那个时代叱咤华语影坛的众多电影名人,都在邵氏和电懋这两个大舞台上展现了他们的风采,也成就了他们的名望。

但天上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太阳,两大影业巨头很快陷入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中。电懋从邵氏挖走了当红女星林黛和乐蒂,邵氏则以高薪聘去陶秦、岳枫等名将,电懋出手反击,策划李翰祥离开邵氏到台湾组建国联公司,几乎动摇了邵氏的根基。双方甚至闹出“双胞案”,电懋拍《红楼梦》,邵氏就日夜赶拍,抢先推出;电懋起用李翰祥在台湾拍《七仙女》,邵氏如法炮制,在香港抢拍《七仙女》。这场激烈的争斗,一直持续到双方签订反不正当竞争的“君子协定”才告终。

1964年6月20日,陆运涛应邀到台湾参加第11届亚洲影展的观光活动,在旅途中飞机坠毁,机上陆运涛夫妇和电懋多位高管等57人全部罹难。邵逸夫沉痛地说:“我失去了对手,今后无人竞争,进步也有限了。”这场突然的变故,终结了电懋与台湾的庞大合作制片计划,改写了港台电影的版图。电懋从此一蹶不振,创作团队分崩离析。1970年,电懋改组成国泰机构(香港)有限公司,不久停止在港的制片业务,将所属永华制片厂交给了邵氏的新对手——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简称嘉禾)。据统计,电懋共摄制了227部影片,其中不乏《四千金》、《星星月亮太阳》和《金莲花》等佳作。

(二)嘉禾的崛起

邵氏电影王国可以说是邵逸夫和邹文怀两人联手缔造的。1957年,深谙行业规则的邹文怀加盟邵氏,为邵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改革血液。他以何冠昌、梁风、蔡永昌为团队核心,对邵氏制片业进行革新。就在这一年,邵氏影城破土动工,影城占地46公顷,共12个摄影棚,配音、冲刷、餐厅等设施一应俱全;1960年代中后期,邵氏大规模引进日本电影人才;1961年成立南国实验剧团,培养了胡燕妮、郑佩佩、何莉莉等一批新人;在制片方面,邵氏采取大厂制流水线模式生产影片;邵氏还发挥制作古装片的传统优势,主打大制作彩色古装片。李翰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港台两地热映,掀起黄梅调电影热潮。

张彻的《独臂刀》开创了以男演员为主导的阳刚武侠路线。到1970年代初,邵氏每年出品影片40部至50部,在香港最卖座的电影中,一半以上是邵氏电影,“邵氏出品,必属最佳”的旗号因此深入人心。

同患难易,共富贵难。或是经营理念不和,或是邹文怀“功高震主”,总之,在邵逸夫的授意下,邵妻方逸华入主邵氏,手握大权。1970年,深感大权旁落的邹文怀离开邵氏,联合何冠昌、梁风、蔡永昌等一帮邵氏重臣自立门户,创办了嘉禾影业公司。在得到国泰机构的永华制片厂后,嘉禾一跃成为拥有片场设施的大型制片企业。但在初期,嘉禾经验不足,势单力薄,只能处处仿效邵氏的制片方式。1971年,嘉禾从邵氏撬来曾经主演《独臂刀》的王羽,与日本合作摄制了《独臂刀大战盲侠》,不料被邵氏以侵权为由告上法庭,最后嘉禾败诉。幸运的是,在一片惨淡的经营中,嘉禾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李小龙。

1971年7月,李小龙从美国回到香港,因不满邵氏的傲慢,他转而签约嘉禾,拍摄《唐山大兄》意外创下了320万港元的高票房纪录。李小龙一炮而红,嘉禾亦起死回生。从此,嘉禾走出了邵氏的片场管理模式,首次推行外判加分红模式。以《猛龙过江》的运作为例,嘉禾和独立制片人李小龙共同出资设立子公司——协和电影公司,影片由协和公司代为拍摄,作为母公司的嘉禾几乎不参与影片的制作,而是担任投资者的角色,负责影片的放映与发行,最终所得利润按比例由嘉禾、协和、李小龙三者分红。这就是所谓的“独立制片人拍摄制度”,其实就是在欧美国家早已盛行的独立制片制度。正是由于分红制度的引入,香港电影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制才得以确立。

李小龙去世后,嘉禾的制片模式依然沿袭着因他而设立的“独立制片人拍摄制度”,这让嘉禾在与邵氏的竞争中占了上风。1974年,许冠文也是在吃了邵氏的闭门羹后转投嘉禾。嘉禾协助许冠文、许冠杰建立许氏兄弟电影公司,摄制了《鬼马双星》,影片以625万港元的票房打破了之前李小龙所有影片的票房纪录。此后,嘉禾捧出了“七小福”的“宝禾”、成龙的“威禾”、元彪和元奎的“泰禾”、吴思远的思远影业公司等等一批活力四射的卫星公司和优秀独立影人,融资制作超过600部电影,许多的电影单片票房屡创纪录。难怪邹文怀时隔多年后会感叹:“如果没有李小龙,也许三十年前,‘嘉禾’这个名字就一早消失掉了。”

嘉禾的电影产量虽不及邵氏,但每年都争得单片卖座第一的桂冠。1980年代以后,新艺城、德宝、永盛先后在香港影坛冒起,嘉禾仍屹立不倒,邵氏则终被时代抛离,1987年正式停产。但早在1970年代末时,精明的邵逸夫已经察觉到电视对电影形成的威胁,开始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相比起电影业,邵逸夫在电视领域的活动时间更长,影响更久。

(三)邵逸夫的电视王国

1967年,邵逸夫和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TVB,利孝和是第一股东。当邵氏在与嘉禾的竞争中失势时,邵逸夫敏锐地发现了电视业的无穷潜力。1980年利孝和去世,邵逸夫接任TVB董事局主席,集中精力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并与当时的丽的电视展开电视战。丽的电视是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也是全球第一家华语电视台,在香港和东南亚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力,1982年改名为亚洲卫视。

丽的电视台1980年推出《大地恩情》等三部剧集,掀起收视热潮。邵逸夫从容应对,找来汪明荃和谢贤合作电视剧《千王之王》,紧接着推出《上海滩》、《千王群英会》和《万水千山总是情》等风靡大江南北的经典剧集,一举打败了丽的电视。

在新一轮的竞争中,邵逸夫率领无线展开“欢乐今宵救亡运动”和“剧集救亡运动”,再次将亚洲卫视打回原形。《欢乐今宵》制作集数之多被列入世界纪录,《劲歌金曲》成为全球最长寿的华语音乐节目,黎明、郭富城、张学友、刘德华被邵逸夫点名力捧为“四大天王”;TVB推出的经典剧集包括《人在边缘》、《今生无悔》、《我本善良》和《大时代》等等,数不胜数,内地观众对香港的印象,很大一部分便来自TVB的电视剧。

邵逸夫还开设无线艺人训练班,举办香港小姐竞选比赛。无线艺人训练班是为解决演艺人力紧缺的问题而办的,邵逸夫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原本自产自用的演员培训基地竟成了香港娱乐圈的“黄埔军校”,在日后撑起了香港乃至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以及导演杜琪峰、林岭东、关锦鹏等,都出自无线艺人训练班。在TVB一年一度举办的香港小姐竞选比赛中,邵逸夫捧出了赵雅芝、张曼玉、李嘉欣、陈法蓉和袁咏仪等一批女星,与她们签约,借机扩大TVB的影响力。

2011年,年过百岁的邵逸夫将所持有的TVB股份卖出,辞去TVB董事局主席职务,方逸华也于次年辞任TVB职务,TVB正式告别邵逸夫时代,这也意味着华人娱乐圈长达半个世纪的邵逸夫时代落下帷幕。

(四)香港电影“新浪潮”

纵观香港电影百年的嬗变和发展轨迹,“新浪潮”电影的影响和贡献确是不可忽略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指的是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许鞍华、徐克、严浩、谭家明、方育平等一批从海外归来、接受过系统电影培训的新锐导演革新香港电影的潮流。1978年严浩等人拍摄的《茄哩啡》揭开了香港“新浪潮”电影的序曲,随后徐克、许鞍华和章国明分别拍出了自己的首部作品《蝶变》、《疯劫》和《点指兵兵》,这三部影片成为“新浪潮”电影的经典作品。从1978年到1984年,香港涌现出30位年轻导演,他们共摄制了30多部电影。

“新浪潮”电影导演虽然身处中西文化的夹缝中,但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新一代,他们所关怀的是本土的、城市的、现代的事物。在电影本体意识和香港本土意识的双重觉醒下,他们重视美学观念和电影语言的创新,在电影叙事、结构、节奏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而别具一格,所摄制的影片带有浓厚的都市色彩,流露出强烈的本地感性,显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在影坛掀起一股奔涌浪潮,推动了香港主流电影的革新和转型。香港“新浪潮”只持续了几年,除了徐克和许鞍华外,那些曾经心怀电影梦想的年轻导演都在汹涌澎湃的商业大潮中淡出了影坛。

(五)“第三势力”新艺城

1980年代的香港电影业群雄逐鹿,竞争激烈。1982年,长城、凤凰和新联等左派电影公司合并成银都机构有限公司,银都不必经过广电部审批即可拍片,出品的影片可以直接在大陆市场发行;1982年,邵氏和嘉禾联手推出《奇门遁甲》等影片,双线同时联映,以对抗金公主等新兴电影公司;1985年,德宝电影公司接手邵氏院线,迅速壮大。此外,这个时期香港电影工业的另一重要变化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的崛起

1980年,新艺城在第三大华语院线金公主公司的支持下得以创立,陆续吸引了当时在影坛崭露头角的吴宇森、徐克、林岭东等导演加盟,出品了《最佳拍档》、《鬼马智多星》、《英雄本色》、《海滩的一天》和《搭错车》等影片,以及洪金宝、成龙的功夫喜剧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成为1980年代香港影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制片公司,1984年时达到顶峰。新艺城被公认为香港制片界的“第三势力”,与邵氏、嘉禾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1991年,新艺城在团队内讧中宣告解体,连同新艺城一起崩盘的还有引领香港电影走向繁盛的院线制营销模式。1980年代末,金公主、德宝等大型院线宣告结业。此时的香港电影已是危机四伏,危险正在一步步逼近。1993年,香港电影产量达234部,电影人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毫不察觉香港电影的辉煌岁月已经走到了尽头。1994年,香港电影产量下滑至187部,全年票房只有9.73亿港元,将近一半影片票房低于400万港元。此后几年,香港电影由盛转衰,年产量逐年锐减。

Related searches

Scan

Scan
Share

0.217760s